当前位置:首页 > 解锁美味密码 海南“椰风”正劲 >

解锁美味密码 海南“椰风”正劲

来源金牛区黄炳付商贸部
2023-12-07 23:21:44

  新鲜椰子水、生椰拿铁 、蜜瓜椰椰、芒果生打椰……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不少人的消暑饮品里一定少不了一杯现制椰饮 。从五花八门的现制椰饮到特色美食椰子鸡  ,从火爆市场的椰基概念到零食  、烘焙行业的“含椰量”越来越高,近年来,椰子因其健康属性 、清爽口感以及百搭风格  ,在多个市场全面开花,深受消费者青睐 。

  海南省是中国椰子主产区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9% 。为壮大海南椰子产业发展 ,2021年 ,海南省林业局印发《海南省椰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计划到2025年,新增椰子种植面积25万亩 ,培育一批产值超过10亿元的椰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个国际椰子交易中心、一座椰子文化博物馆,打造一批椰子主题旅游景区 、休闲农庄、庭院经济示范点 ,实现椰子产业总产值230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好政策引导下 ,海南省深耕椰树种植 、椰产品加工 、椰文化旅游,“产椰链”各方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

  “金椰迎来了挂果丰收年”

  最近 ,文昌市抱罗镇心归金椰子园刚结束忙碌的椰子采摘季  。与海南岛上传统种植的高种椰不同  ,这个椰子园种的椰子树个头矮 ,椰果金黄  ,采摘人员不用爬树,只需踩着半人高的梯子,便能轻松地将一个个金黄的椰子摘下来  。

  “今年椰子收成不错 ,销路也很好 。”该椰子园负责人吴多钧向本报记者介绍 :“我从2007年开始种植矮种椰——文椰3号 ,当时只种了50亩 ,2010年扩大到130亩 ,2022年扩大到200亩。现在,我的椰子园年产椰子约20万个,年收入60余万元 。”

  在文昌,除了像吴多钧一样的资深椰农 ,这几年还增加了很多新椰农,黎小凤(海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艳军就是其中之一。周艳军不是海南人,2019年之前,他的公司没有接触过农业相关业务。2019年,因为看好椰子产业发展前景 ,他到抱罗镇振联村委会白石坡村承包下400余亩土地 ,开始种椰子 ,现在椰子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100余亩。

  一个门外汉怎么种好椰子 ?周艳军请来好帮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的专家  。

  “从种苗选择到栽培技术 ,再到林下经济作物的种养建议,我们积极为前来求助的椰农和椰子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杨伟波告诉本报记者 ,海南本土传统的高种椰一般要七八年才挂果,产量也低,一株年产量只有约40个椰果 。而椰子优良品种“文椰系列”(矮种椰)一般三四年就可以挂果,盛产期一株年产量约120个椰果 。此外 ,高种椰的椰果价格也远低于矮种椰 。因此 ,越来越多椰农选择种植矮种椰的优良品种 。

  “椰子挂果前,我们建议椰农采用间种、套种的方式,种植菠萝 、红薯、西瓜和玉米等经济作物  ,养殖鹅、鸭  、羊和文昌鸡等,发展林下经济。”杨伟波表示 ,“林下种养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升椰子种植的整体效益 ,还便于椰园的生态控制:一方面经济作物可以控制杂草生长 ,另一方面家禽的粪便是天然的有机肥 。”

  近年来,海南中部、西部和北部等热带边缘地区也种上了大片椰子树 ,这对椰子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海南中部和北部多为低山丘陵地带,土壤质量较差  ,营养元素缺失 ,冬天温度较低 ,不利于椰子授粉挂果。而海南西部地区因为气候干热缺水  ,影响椰子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室副研究员吴翼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因地制宜对椰农和企业展开定点和定期的技术帮扶 :规划种植区域 ,设置苗株行距 ,指导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解决病虫害和土壤缺少营养元素等问题 。”

  在海南省中部偏北的屯昌县,有一片低山丘陵地带,10万株金椰在这里茁壮生长。“2019年,屯昌县引进海南嘉乐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千亩农旅结合的金椰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文椰2号’和‘文椰3号’ ,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吴翼表示 ,“经过4年的精心呵护,今年,金椰迎来了挂果丰收年!”

  “打造健康美味的食品”

  近些年 ,椰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洗牌速度越来越快 ,老牌椰子食品加工企业纷纷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守正创新 、出奇制胜 。

  多年来,椰树集团以“椰树牌”椰汁为主打产品,近10年营收始终保持在40亿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 ,2022年 ,椰树椰汁联名瑞幸推出“椰云拿铁”,上市第一周销量就突破了495万杯  。业内人士分析 ,椰汁在几十年前就已出现在各大商超,成为很多家庭的常备饮品。而近年来真正引发“椰子热”的是椰子的“黄金配角”能力,其超强的适配性可以搭配各种饮品 。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以椰子糖作为主打产品起家 。除了国内市场,春光的产品还远销美国 、英国 、新加坡等国家 。“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我们的产品研发也要走多样化线路。”该公司董事长助理严欣介绍,春光专注椰子产业27年 ,主动适应消费市场新变化,拓宽产品品类 ,目前已拥有10大系列200多个品项,成了海南旅游商品的一张“美食名片” 。今年7月,春光在海口的地标性旅游景点——骑楼老街 ,开设了首家以椰子为主题的茶饮店——随时椰 。

  围绕椰子营养做科技研发文章已有31年,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正依托自身优势,在健康产业的赛道上推陈出新。纯椰子粉 、生椰拿铁咖啡粉、姜汁椰子粉、椰子片、椰子饼……面世的每一款椰子产品,该公司董事长刘汉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研发椰子中的营养成分,从2013年起 ,公司与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开展技术合作  。科研攻关成功后 ,又在生产线上不断进行临床试验和产品调试 ,逐步制定出技术、工艺和原材料等标准。

  “一款产品从研发到问世 ,大约需要10年 。”刘汉惜说,“品质第一,绝不凑合 ,一定要打造健康美味的食品。”新产品上市前,刘汉惜都会多次品尝 :“连自己都不敢吃 ,怎么能卖给顾客?”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椰子加工企业带来很多利好。严欣表示,得益于海南自贸港的“关税优惠”政策 ,春光从国外进口的椰汁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 ,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956万元。同时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投资者以及高端人才进入海南 ,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合作机会 。

  “向世界讲好椰岛故事”

  海南岛上,椰风海韵好风光 。“椰子+文旅”,是海南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

  在定安县塔岭工业区 ,一个上白下红的巨大建筑引人注目  ,远看像一艘劈波斩浪的航母 。这里是南国健康产业园 。健康产品制造中心 、健康科技馆  、健康文化馆、健康体验馆 ,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与健康主题密切相关 。前不久 ,本报记者走进这片园地时,大门两侧的风帆造型 、航母造型的主体建筑和热带风情的精美园艺,深深吸引了记者 。

  “很早以前,我就想在安定县做一个‘健康+旅游’的产业园。这里距离海口市只有30多公里,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此外,定安县是长寿之乡 。2012年至2017年,从实地调研到规划设计再到施工建成  ,花了5年多时间。”刘汉惜介绍  ,门口两扇风帆寓意“一帆风顺”,主体建筑的航母造型象征“生命方舟”“健康航母”,内部设椰子健康文化、营养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展示区 ,“我希望借产业园向世界讲好椰岛故事” 。

  在文昌市龙楼镇,有个春光椰子王国 ,它是中国首座以椰子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工厂,由海南春光食品集团投资建设 ,集研发生产、科普推广、旅游观光 、体验购物等功能于一体,2019年还跻身国家3A级景区 。

  “漂洋过海的椰子”“翻阅椰史典故”“海南的奇椰趣闻”“椰乡的习俗”“椰子的一生”……行走在椰元素琳琅满目的展区  ,海南岛浓郁的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展现椰子产品自动化生产的百米长廊 ,游客通过可视化生产车间 、研发检验室,可以亲眼见到一颗椰子变化成椰子糖、椰子饼干等各类休闲食品的过程 。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背景下 ,椰子产业不光涉及种植、加工业,也可以与文旅产业结合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杨伟波建议,海南省还可进一步打造以东郊椰林 、椰子大观园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观光园区,在中部地区 、东南部地区扶持新建或改建椰子主题旅游景区;结合条件好 、特色强的生产基地 、休闲农庄 ,建设椰子生态休闲农庄等 。此外,海南还需深入挖掘椰雕、民间故事等椰子文化 ,建设椰子文化博物馆等文创基地;在培育壮大现有品牌的同时 ,扶持培育新的全国知名椰子品牌。

  贾平凡 龚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