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夏天火锅烧烤饮食6大误区

夏天火锅烧烤饮食6大误区

    夏天来了 ,空调开了,身上冷了,可以吃火锅了 。

    街上的各式BBQ和麻辣火锅在这个湿热肆虐的季节成为很多人的宠爱。尤其每到华灯初上时呼三五伙伴,喝一扎啤酒 ,吃一番美食,真是人生快事 。美食固然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可如果是经常吃 ,“好”吃之道就不仅仅在于口感,更应该讲究一些科学的饮食方法。

    误区一  吃火锅,当然得吃“嫩”

    阿良是忠实的火锅迷 ,酸汤鱼、肥牛锅 、羊肉炉 、姜母鸭 ,什么新鲜吃什么,一样不落。

    他还有个特点 ,吃生的肉类时,喜欢在汤里象征性地“涮”一下就往嘴里放 ,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叫火锅 ,嫩一点才好吃 !”

    一天,阿良突然“砰”一声倒在地上,四肢剧烈地抽搐起来,口中不停吐出白沫 。经医院诊断 ,原来是经常吃半生不熟的东西 ,食物中未被杀死的虫卵同时被摄入 ,进而诱发了继发性癫痫。

    专家提醒

    生的肉类、鱼类、蔬菜类食物中都可能含有寄生虫卵,而且一般寄生虫的卵外面有一层包裹,光是稍稍烫一下杀灭不了里面的寄生虫。

    出现阿良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存活的寄生虫卵进入体内后,产生了大量新的幼虫,然后经血液进入肌肉,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 ,诱发癫痫 。另外有些病人体内有大量寄生虫 ,也可能在身上长出一粒粒赤豆大小的疙瘩 ,这些疙瘩其实是虫孢 。

    误区二  我真的是“怕不辣”?

    小刘是上海人  ,可如今满大街都是川菜馆,朋友聚会也免不了一起吃辣。小刘又特别爱在人前逞能,明明不会吃辣却炫耀似地专门点些“重辣”的菜吃。

    每次在大家面前风光无比 ,回到家却像换了个人似的,立马躲进卫生间,过半晌才大病初愈似地走出来。

    专家提醒

    吃辣并非不好,辣椒可以开胃,有利于消化吸收 。但考虑到个人的饮食习惯 ,不会吃辣也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吃,更不该吃过量 。太辣的食品对于经常胃溃疡的人就不适宜 ,对口腔和食管也会造成刺激。另外,有内热的人也不适宜多吃。

    误区三  吃火锅,怎能舍弃汤

    热气腾腾的火锅 ,老陈很喜欢吃  ,吃完汤里的食料后,尤其爱喝被煮得浓浓的火锅汤。家里人都说汤油腻 ,劝他少喝点,他总是眼一白“你们懂什么,汤才是精华呢!”家常火锅吃了几个星期后 ,不知怎么老陈的关节炎突然犯了 。

    专家提醒

    火锅的汤由于放入各种食料 ,且加热时间较长 ,经过浓缩后  ,汤中的嘌呤含量很高,且汤本身偏油 、偏咸 ,对于有些基础病,如痛风 、关节炎、血尿酸高 、高血压、高血脂 、肾功能排泄障碍的病人都不宜多喝。虽然火锅汤味道鲜美,但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容易造成代谢上的障碍,建议尽量少食 。

夏天吃美食讲究科学火锅&烧烤饮食6大误区(图)(2)

    误区四  吃完火锅不吃饭

    每次吃火锅接近尾声时,大家都习惯性地要一点饭 ,或者面条 ,唯独小芸坚决不要。她觉得保持身材最重要了,吃火锅既然已经摄入了那么多营养 ,足够身体能量支出了,还要那些碳水化合物干什么?

    专家提醒

    火锅吃完以后应该适量吃一点主食 ,米饭 、面条 、年糕或者薯类 、土豆等皆可。因为混合膳食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最好是同一餐中混合膳食,有荤有素有主食 。

    如果吃了很多肉 ,那么肉中的蛋白质也可以转换成能量 ,但蛋白质在转换过程中 ,对肝脏和肾脏的负担比碳水化合物要高得多 。因此 ,为了更好地消化和摄入营养  ,应该在吃完火锅后吃点主食 ,以保持营养均衡 。

    误区五  自助烧烤吃到撑

    Lily特别喜欢吃烤肉 ,经常拉男友去自助式的巴西烤肉店“过把瘾” 。别看她平时吃饭很少,吃起烤肉却“潜力”无穷,男朋友都吃趴下了她还一个人嚼着牛排有滋有味,边吃边算经济账 :今天吃了一块羊排两块牛排、四根鸡翅  ,N根香肠……嗯 ,值了  !

    专家提醒

    作为日常膳食 ,不太推荐采用烧烤的方式  。因为蛋白质在高温下某些氨基酸会变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这些东西摄入量多  ,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

    最近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 ,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 ,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

    误区六  水果健康可以烤着吃

    齐齐喜欢吃烧烤,不过她认为营养搭配也很重要 。除了吃烤肉外 ,她还喜欢把一些水果啊 、蔬菜啊一块儿放在火上烤,一则觉得新鲜好玩,二则觉得水果蔬菜伴着烤肉吃 ,可以去除油腻  ,肯定有利消化  。

    专家提醒

    水果生吃更有营养,不宜加热 ,加热后其中的维生素大部分都遭到了破坏 。对于蔬菜,由于是在炭火上烤  ,加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烤焦 。烤焦部分还有致癌物质 ,不能食用。蔡莉莉

分享到: